✦
作为一名CT影像诊断医师,思维不能固化,面对每一次的病例图像一定要有自己对图像的分析和认识;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个被“误诊”5年的病例。5年时间多次复查,但是每次的诊断结果一直参照首次诊断结果,从而导致该病例一直被误诊。
✦
✦
患者男性 52岁 腹痛腹胀3天,肛门未解大便未排气。做腹部CT时,扫描到了胸部,我们可以看到右肺下叶的病灶,这是啥?
既往一直考虑“肺结核”,显然是受两肺上叶病灶“影响”思维。
仔细看下面两幅图像的红色箭头所示。
如果注意到这根“异常”血管的话,这个疾病就应该不会被“误诊”多年;这是什么呢?
肺隔离征指不通过正常支气管与中央支气管相通,且存在异常体动脉供血的肺内病变。肺隔离症分为叶外型和叶内型,叶外型绝大多数为先天性,但叶内型是否为先天性有争议,多数学者认为叶内型大多数为获得性,可能由于慢性支气管阻塞导致反复肺感染所形成。叶内型比叶外型常见。
【相关临床】
先天性肺隔离症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,可发现于任何年龄,但大多数在婴幼儿期被发现。叶内型大多见于成人,常因合并感染才被发现,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咳脓痰、胸痛、咯血或反复发作的肺部炎症;
【影像学检查】
影像诊断方法诊断的重要依据:
1、是发现异常体循环供血动脉
2、两肺下叶近脊柱旁出现斑片状或囊性病灶,一般左肺下叶较为多见。
目前增强CT、MRI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已能无创、可靠地显示异常供血动脉、回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的关系,可取代DSA成为首选检查方法。
分享这个病例,希望大家在以后工作中,分析病例时:
1、不要受过往诊断的影响,特别是定期复查患者,因为过往的诊断不一定是对的。所以,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是很重要的。当然,独立思维需要在自己日积月累的不断学习中建立起来的。
2、要学会抽丝剥茧,不能思维固化,寻找病例的影像特征,像剥洋葱一样,一层层的把病例剥开,才能离真相越近。
看过今天的学习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!跟着医影,每天进步一点点。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有教学意义的病例,欢迎分享。